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市财政局网站!
关于郑州市200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郑州市财政局   时间:2009-09-30 00:00

——2008年4月25日在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一、2007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7年,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我市跨越式发展战略,强化收入征管,保障重点支出,财政收支规模再上新台阶,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全市财政收支情况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330000万元,后经各县(市)区人代会批准,正式上报汇总的全市财政收入预算为2258201万元,全年实际完成2776441万元,为预算的122.95%,增长37.18%。

2007年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2287000万元,后经各县(市)区人代会批准,正式上报汇总的全市财政支出预算为2184914万元,加上省追加支出指标、当年收入超收安排和2006年结转项目资金等,全市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3199918万元,全年实际支出2992930万元,为预算的93.58%,按可比口径增长38.95%。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全市当年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全市主要收支项目完成情况:

1.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1)增值税完成231170万元,为预算的95.49%,增长10.41%。

(2)营业税完成644316万元,为预算的112.18%,增长32.14%。

(3)企业所得税完成331307万元,为预算的131.07%,增长51.98%。

(4)个人所得税完成90108万元,为预算的107.68%,增长28.61%。

(5)契税完成124590万元,为预算的125.58%,增长37.72%。

(6)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48529万元,为预算的110.59%,增长23.64%。

(7)排污费收入完成7667万元,为预算的81.29%,下降10.25%(主要是排污费收入政策调整影响)。

(8)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118053万元,为预算的57.73%,下降46.32%(主要是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此项收入减少)。

(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534606万元,为预算的212.33%,增长1.3倍(主要是按政策规定土地总价款全部入库影响)。

2、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3550万元,为预算的94.13%,增长25.45%。

(2)公共安全支出182730万元,为预算的93.59%,增长25.79%。

(3)教育支出424217万元,为预算的96.88%,增长40.82%。

(4)科学技术支出41155万元,为预算的98.98%,增长31.38%。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48637万元,为预算的93.07%,增长1.7倍。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6692万元,为预算的94.94%,增长35.44%。

(7)医疗卫生支出111605万元,为预算的91.46%,增长41.77%。

(8)环境保护支出30163万元,为预算的85.98%,增长21.08%。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05401万元,为预算的97.67%,增长52.66%。

(10)农林水事务支出153132万元,为预算的95.91%,增长34.62%。

(11)交通运输支出19223万元,为预算的91.74%,下降13.40%。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211456万元,为预算的89.00%,下降5.50%。

(二)市本级财政收支情况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市本级财政收入预算为1058753万元,全年实际完成1224342万元,为预算的115.64%,增长27.87%。其中:

一般预算收入安排980832万元,实际完成1026587万元,为预算的104.66%,增长15.13%。

基金预算收入安排77921万元,实际完成197755万元,为预算的253.79%,增长2倍。

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07年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为914000万元,加上省追加支出指标、当年收入超收安排和2006年结转项目资金等,市本级财政支出预算调整为1276705万元,全年实际支出1130482万元,为预算的88.55%,按可比口径增长23.43%(以下口径相同)。其中:

一般预算支出安排1073271万元,全年实际支出954842万元,为预算的88.97%,增长14.47%。

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03434万元,全年实际支出175640万元,为预算的86.34%,增长1.5倍。

2007年市本级一般预算收入1026587万元,加上专项结算补助等资金47207万元,可用财力1073794万元,减去财政支出和结转下年使用资金1073607万元,当年净结余187万元,加上上年滚存赤字7042万元(主要是财政部扣中原制药厂欠世界银行贷款及偿还化解地方金融风险贷款),市本级滚存赤字为6855万元。市本级财政当年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市本级基金预算收入197755万元,加上上年结余资金等5679万元,当年可用财力203434万元,减去基金预算支出和结转下年支出203434万元,市本级滚存净结余为零。

市本级主要收支项目完成情况:

1. 收入项目完成情况

(1)增值税完成75706万元,为预算的101.83%,增长7.18%。

(2)营业税完成360133万元,为预算117.08%,增长33.47%。

(3)企业所得税完成196233万元,为预算的127.52%,增长45.07%。

(4)个人所得税完成53700万元,为预算的108.58%,增长25.61%。

(5)契税完成75000万元,为预算的108.24%,增长19.07%。

(6)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26455万元,为预算的111.25%,增长26.83%。

(7)排污费收入完成2534万元,为预算的59.60 %,下降33.84%(主要是排污费收入政策调整影响)。

(8)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完成60555万元,为预算的47.09%,下降56.84%(主要是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此项收入减少)。

(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完成173925万元,为预算的286.62%,增长2.7倍(主要是按政策规定土地总价款全部入库影响)。

2、支出项目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0081万元,为预算的84.22%,增长14.65%。

(2)公共安全支出105405万元,为预算的89.68%,增长15.78%。

(3)教育支出168513万元,为预算的94.43%,增长29.21%。

(4)科学技术支出19019万元,为预算的98.01%,增长28.97%。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0064万元,为预算的85.25%,增长23.66%。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8676万元,为预算的91.35%,增长26.29%。

(7)医疗卫生支出49204万元,为预算的85.34%,增长27.45%。

(8)环境保护支出8157万元,为预算的68.59%,增长19.60%。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6137万元,为预算的87.81%,增长22.87%。

(10)农林水事务支出50907万元,为预算的92.98%,增长29.56%。

(11)交通运输支出6141万元,为预算的81.02%,增长20.04%。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136680万元,为预算的86.57%,下降24.45%。

(13)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支出134565万元,为预算的94.57%,增长21.01%。

2007年财政所做的主要工作是: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2007年,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支出达到366000万元,增长32.7%,保证了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优化了农业结构和布局,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一是增加支农惠农补贴。拨付资金19000万元,继续实施对种粮农民七项补贴,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二是支持农村基础教育。拨付“两免一补”资金16200万元,全市43万名学生受益。筹措资金2500万元,更新农村中小学21.96万套废旧课桌椅,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三是支持农村医疗卫生事业。落实资金23000万元,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全市382.4万农民受益,参合率达95%。支持实施农村医疗救助,为13.2万名农村低保和五保对象缴纳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金132.5万元。支持改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落实资金4140万元,为78所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疗设备,并完成全市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改造。四是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落实财政就业补助资金2723万元,对进城农民工实行免费培训和职业介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75万人。支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全市5.3万户农村低保家庭发放农村低保金5497万元。支持新建、改扩建敬老院28所,保障了全市1.2万名农村五保户的基本生活,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41%。五是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全市财政补助资金31159万元,新建、改造“村村通”道路1056公里,完成36.1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5万座农村户用沼气、1万座集雨节灌水窖,完成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我市贫困地区1万人实现脱贫。

——支持宜居城市建设,不断改善城区人居环境。市财政部门积极筹措城建资金,大力支持市政工程建设,打通、拓宽、新建了江山路、中原西路、陇海路东段、货栈街-中州大道立交桥等一批市政道路,综合整治了中原路、花园路等城市主干道,实施了道路复浇、夜景照明、路灯改造、人行道板改造等道路设施综合整治工程,提高了城市道路的综合承载能力,有效缓解了市民群众出行难问题。同时,园林环卫、河渠治理、污水处理、生态水系等众多城建项目的实施,有力推进了森林生态城、绿化模范城、环保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完善了城市功能,打造了精品街区,优化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文化品位。

——支持城市社会事业发展,密切关注民生事项。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城镇社会事业和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补助资金10680万元,为全市100家破产、困难企业3.3万名退休人员办理了大病医疗统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20元提高到260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及时足额发放。筹集再就业服务资金18000万元,落实小额贷款担保资金6283万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城镇12.6万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及时解决了“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安排教育建设资金47968万元,用于市属高校、高中等学校建设,改善了办学条件。支持实施新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落实资金7000万元,89172名本专科院校和中专学校学生获得资助。筹集资金对城市低保人员、大中专院校(含技校)学生食堂及特困生发放副食价格补贴,受惠人数近12万人。

——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各种财税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落实工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项目补助资金2357万元,支持产业结构调整。落实企业改制政策资金110735万元,支持电缆厂、金牛集团等国有企业改制和发展。投入资金10287万元,支持重点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投入节能降耗专项引导资金1049万元,推进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全面开展。落实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投入资金10033万元,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国际合作和软科学项目,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政府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新的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稳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收支两条线”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市财政组织非税收入1703926万元。政府采购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预算234796万元,实际支付资金200076万元,较上年增长55.6%,节约资金34720万元,节约率为14.78%。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初见成效,全市共清查行政事业单位2673家,资产总额2718970万元,基本澄清了资产家底,初步建立了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逐步规范。市级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先评审、后拨付资金的工作程序,全年完成投资评审项目367个,审查项目资金230745万元,审减资金 30534万元,审减率14.25%。改进财政监管方式,对“十件实事”等重点支出开展了财政绩效评价,初步建立了实时监控、综合核查、整改反馈、跟踪问效紧密结合的财政监督机制,财政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回顾过去的一年,全市财政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共财政改革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我们还清醒地看到,全市财政发展仍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财政增收长效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收入质量需进一步提高;改善民生的资金需求与财力相对有限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对民生事项的投入力度仍需加大;部分县(市)政府债务包袱沉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任务比较艰巨;财政资金不足与浪费并存,违反财经纪律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8年全市财政收支预算安排草案

(一)2008年财政工作和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各项部署的第一年,也是我市实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第三年,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综合考虑2008年财政工作面临的形势和要求,编制2008年财政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继续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狠抓增收节支,加大对经济发展引导资金的投入力度;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压缩非生产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集中有限财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财力向改善民生事项倾斜,加大“三农”、教育、文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减排、基层政权建设等公共服务领域投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积极支持农业、企业、科技、金融、收入分配及行政等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2008年预算安排的基本原则

 一是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地方津补贴和正常运转。

    二是加大对民生事项的支出,新增财力更多投入“三农”、教育、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以及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十件实事”等涉及民生事项的重点支出。

    三是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支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扶优扶强、科技创新、招商引资、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发展引导资金。

四是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确保农业、科技、教育等法定支出的需要,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差旅费等一般性支出的增长,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同时,合理安排偿债准备金。

(三)2008年全市财政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1.财政收入。全市财政收入安排3200000万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5%。

2.财政支出。全市可供安排支出的财力为3096000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3.82%。

全市财政收支增长比例的预期目标是指导性的,各县(市)区要根据实际,科学预测收入形势,妥善安排收入预算,调整支出结构,坚持量入为出,自求平衡,自觉接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对本级预决算的监督。财政收支预算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后严格执行。

(四)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情况

1.2008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安排1388841万元,增长13.44%。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安排1097974万元,增长6.95%;基金预算收入安排290867万元,增长47.08%。主要收入项目安排情况是:

(1)增值税安排81005万元,增长7.00%。

(2)营业税安排428558万元,增长19.00%。。

(3)企业所得税安排177532万元,下降9.53%(从2008年起,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两法合并,税收减少)。

(4)个人所得税安排57919万元,增长7.86%。

(5)契税安排90000万元,增长20%。

(6)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40000万元,下降33.94%(主要是国有企业改制收入减少影响)。

(7)行政性收费收入安排109166万元,与上年持平。

(8)专项收入安排39300万元,增长18.06%。

(9)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254901万元,增长46.56%。

 2.2008年市本级可供安排的支出为1184727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1.23%。其中:预算安排人员经费306421万元,公用经费31329万元;一般预算安排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556767万元;基金安排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290210万元。2008年一般预算支出安排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9627万元,比上年增长7.74%。主要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直机关相关部门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和事业发展等支出。

(2)公共安全支出92717万元,比上年增长8.09%。主要包括市公安局、市检察院、市法院、市司法局等单位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专项和事业发展等支出。

(3)教育支出178174万元,比上年增长14.82%。其中:人员经费安排68104万元,公用经费安排6299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安排103771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主要项目是:改善办学条件35736万元、学校建设贷款贴息2534万元、新建改建学校设备及图书仪器购置2791万元、校园网建设及维护1059万元、农村中小学更换课桌30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1960万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补助570万元、农村50所初中建实验室和采购仪器设备补助2000万元。

(4)科学技术支出1439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技术研究与开发11615万元(含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2000万元),是按一般预算支出的1.3%安排的。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5735万元,比上年增长11.73%。其中:人员经费安排7268万元,公用经费安排743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安排7724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主要项目是:宣传文化发展资金500万元、广电中心贴息1199万元、广播电视“村村通”500万元、农村文化大院建设1000万元、700个村“一场两台”建设1050万元。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1874万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安排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个人部分75002万元、企业离退休人员地区差补助6500万元、企业移交学校离退休教师工资补差1700万元、企业离休干部住房能源补贴1382万元、企业军转干部补助2000万元、就业再就业资金2000万元、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补助1190万元、农村特困人口救助1000万元、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补助300万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00万元、农村敬老院建设奖励600万元、村建骨灰堂(含公墓)补助870万元、郑东新区和宇通公司失地农民补贴1220万元、在乡退伍军人生活费及医疗补助518万元。

(7)医疗卫生支出53658万元,比上年增长16.51%。其中:人员经费安排20245万元,公用经费安排432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安排32981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主要项目是:安排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8104万元、离休干部医疗费5600万元、市属原国有和集体困难破产企业大病医疗统筹6875万元、城市居民医疗保险3000万元、社区卫生服务经费150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4902万元、农村卫生院建设1000万元、市属医院购置设备1888万元。

(8)环境保护支出6808万元,比上年增长13.16%。其中:污染防治经费3323万元、环境监测及信息化建设1690万元、环境执法检查215万元。

(9)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5.77%。其中:城市维护费支出安排31767万元。

(10)农林水事务支出83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8.21%。其中:人员经费安排7109万元,公用经费安排840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安排75953万元。专项和事业发展支出主要项目是:新农村建设10000万元、林业局护管经费500万元、沼气建设1600万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补助1000万元、沃土工程200万元、良种补贴及农机具补贴400万元、农村新型专业合作组织资金100万元、出口创汇农业发展基金200万元、绿色通道占地工程补偿费1356万元、水利工程建设1045万元、集雨设施补助1100万元、防汛抗旱及小农水建设160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00万元、扶贫资金1300万元。

(11)交通运输支出3238万元,比上年增长13.72%。

(12)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支出79389万元,比上年增长6.37%。其中: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支出30000万元、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和产业园区建设14000万元、金融机构奖励5000万元、招商引资及奖励资金4000万元、粮食企业补助3000万元、公交公司补助3000万元、棚户区改造2000万元、节能降耗资金1000万元。

(13)偿债准备金安排24921万元。主要是中原制药厂还款10700万元,农总行还款11404万元,国债转贷还款1319万元,供销社股金服务部还款1216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财力原因,一些项目未能足额安排预算资金,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将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和超收收入加以解决。

三、2008年财政工作重点

2008年,我市财政工作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完善措施,加强管理,为扎实推进我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构建和谐郑州提供财力保障。

一是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调整财政专项资金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扶持重点。继续把扶优扶强和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工业经济的着力点,深入开展工业结构调整提速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工业竞争力。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完善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政策,鼓励企业增加自主创新投入,推动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贴息力度,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城区经济发展的意见》,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加快发展会展业、物流业、金融业、创意产业、信息咨询、中介服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提升产业层次,优化城区产业布局,不断提升都市工业的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县(市)的财政支持力度,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县(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以税源经济体系建设为突破口,强化税源管理,加快建设税源经济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工程、重点税源的监控,完善税收代扣代缴制度,做到应收尽收。做好非税收入征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扩大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范围。加强税收征管,完善征管措施,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调动增收积极性,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等违法行为,严禁收“过头税”、搞虚收空转,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促进税收经济协调增长,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努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三是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认真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支持开展“家电下乡”试点工作。落实好奶牛和生猪生产扶持政策。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农村户用沼气4万座,解决20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财政扶贫开发力度,全年实现1万人脱贫。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无公害基地建设和龙头企业发展,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出口创汇农业发展。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引导资金,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搞好500个农村文化大院和700个农村“一场两台”建设,实现5万户数字电视信号“户户通”,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四是支持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实施《郑州综合交通近期建设规划》,构筑中心城区“一环两横一纵”的快速道路系统。创新融资方式,大力筹措城建资金,积极支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陇海路高架路等城建重点项目。支持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加快推进快速公交系统建设。支持道路整治、环境绿化、污水处理及水、电、气、暖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一站一桥一路”、城市绿地、植物园、雕塑公园、背街小巷、城中村、危旧房改造等项目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中心城区人居环境。支持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支持完善郑东新区产业集聚功能,着力打造郑东新区经济发展高地。

五是支持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加大财政支持力度,财政投入重点向民生问题倾斜。支持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开展再就业援助活动,重点解决城市“零就业”家庭问题,实现12万人就业再就业。支持教育优先发展。从今年秋季起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支持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在50所农村初中建设并装备标准化实验室。支持发展职业教育。支持提高市属高等教育办学层次。落实农村民办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对我市低保家庭和生活特别困难家庭考上高中、大学的学生分别给予5000元、8000元的一次性资助。支持建立城乡公共卫生体系。支持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新建300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对所有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每人每月补助200元。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成中心城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为1万名独居老人安装紧急呼叫装置。支持推行“片医”负责制,逐步实现让每一个郑州市民都拥有自己的社区保健医生的目标。支持做好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从今年起连续3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标准由50元提高到100元,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80元。支持实施农民工“平安计划”,扩大工伤保险覆盖面。支持新建改扩建25所敬老院,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提高到50%。支持完善大病救助制度。支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对残疾儿童实施康复救助。支持殡葬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建设,加快郑州市殡仪馆搬迁步伐。支持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逐步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双困家庭”住房困难。支持平安郑州建设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是深化财政改革,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科学编制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建立滚动项目库,完善项目预算评审制度。完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在市直机关积极推行公务卡消费,进一步规范部门公务支出管理。全面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的效率和均衡性。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比重。加强政府债务预算管理,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加快推进“金财工程”建设,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财政管理中的作用,提升财政管理水平。扩大财政投资评审规模,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先评审后拨付资金。建立完善资产配置标准,将新增资产配置纳入部门预算,形成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的工作机制。强化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健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全过程财政监督机制,重点监督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通过深化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财政资金管理,减少财政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水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