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市财政局网站!
关于郑州市2010年财政决算和2011年1—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来源:郑州市财政局   时间:2011-09-06 00:00

 

——2011年8月24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一、2010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决议,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抢抓机遇,克难攻坚,有力促进了经济形势回升向好。全年地方财政收支决算情况较好。

(一)全市财政决算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3440000万元,后经各县(市)区人代会批准,正式上报汇总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3443355万元,全年实际完成386804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2.33%,增长28.11%,比上年同期(下同)增收848792万元。加上中央、省各项补助1043791万元、债券转贷收入76200万元、调入资金15128万元、上年结转127256万元,全年收入合计5130415万元。

会议批准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3270000万元,后经各县(市)区人代会批准,正式上报汇总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为3234699万元,年度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上年结余结转等,年终调整预算数为4380630万元,实际完成4267968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7.43%,增长20.89%,增支737485万元。

收支相抵,扣除上解省级支出598996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21000万元、调出资金575万元等,当年累计结余141945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11651万元,滚存净结余30294万元。

(二)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算1568886万元,实际完成1690713万元,为预算的107.77%,增长22.86%,增收314622万元。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省各项补助(扣除补助下级)106663万元、债券转贷收入64700万元、调入资金4875万元、上年结转33776万元,全年收入合计1900727万元。

会议批准的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预算1286534万元,预算执行中,加上上级追加、上年结余结转等,年终调整预算数为1674840万元,实际完成1638877万元,为调整预算数的97.85%,增长19.63%,增支268898万元。

收支相抵,扣除上解省级支出172092万元、调出资金546万元、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0000万元等,当年累计结余4921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35963万元,滚存净结余13249万元。

(三)基金决算情况

全市基金收入2035129万元,增长37.17%;基金支出1985422万元,增长48.3%。市级基金收入925491万元,下降10.14%;支出584117万元,增长34.29%。市级基金收支差额较大,主要原因是城中村改造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由市级补助给区级财政,在区级列为基金支出。

(四)市级财政超收收入使用情况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收121827万元。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算账,收入加税收返还、各项补助,减各项上解等,财力比预算增加110172万元。主要用于改善民生33827万元,社会事业发展27797万元,支持产业发展48548万元。

(五)2010年预算执行效果

2010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坚持依法组织收入,加强支出绩效考核,严格政府债务管理,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一是加大产业引导资金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积极谋划,统筹运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争取地方债券资金7.6亿元,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投资力度。投入各类产业引导资金20亿元,加快优势主导产业的聚集与转型。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600亿元,增长18%,实现利税1009亿元,增长27.1%,全市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集聚区达到18个。支持大招商、招大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成功引进富士康、格力电器等境外、市外知名企业来郑投资兴业。2010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亿美元,增长17%,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21亿元,增长18.4%

二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2010年,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社保、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传媒等改善民生的总投入达到186.6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3.7%。其中,投入48.4亿元,确保了市委、市政府为民办理十大实事顺利完成。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全市财政用于教育支出67.3亿元。深入落实国家两免一补政策,资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65万人(次)。贯彻执行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受益学生78万人(次)。建立完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全市中职学生12.6万人(次)免学费,资助普通本科和高职、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2万人(次)。支持社会保障和扩大就业。全市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3.6亿元。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标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发放困难群众临时物价补贴,切实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拨付资金2亿元,对涉及出租车、城市公交等行业进行油价补贴。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全年廉租住房新开工15.4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新开工166万平方米,竣工112万平方米,发放租赁住房补贴3406万元。支持医疗卫生改革。全市财政用于医疗卫生事业支出27.6亿元。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全市统一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实现120急救报警网络全覆盖。支持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全市财政用于文化体育支出9.2亿元。支持城乡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文化惠民工程和全民健身工程,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三是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10年,全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总支出达到80.5亿元。增加惠农补贴。及时兑付粮食直补、综合直补和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等补贴资金,促进农村消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127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带动社会投资51亿元。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2家,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3个。支持农田基本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78公里。新建村镇垃圾中转站132座,为全市建制乡(镇)和有农业村的办事处配备后装式垃圾压缩车。完善扶贫开发机制。完成整村推进项目29个,搬迁农户19927295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4300人,全市1.3万农民实现脱贫。

四是大力筹措城建资金,推进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全年财政实际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2亿元。加速推进郑州新区建设,加快中心城区保护改造,完善公共设施配套,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开工和建成了一批提升城市品位的市政工程。轨道交通一号线、京沙快速通道、郑汴物流通道、郑新快速通道等重大市政工程加快推进。中心区铁路跨线桥、花园口互通式立交工程、科学大道西三环立交工程、嵩山南路南四环立交工程等交通畅通工程顺利建成。打通断头路20条,完成雨污水改造工程33项,改造背街小巷106条。新增公交车辆661台,公交线路达到225条。郑州绿博园竣工开园。森林生态城工程新增造林19万亩。河道生态治理总长度达108公里,水通、水清、水美的目标逐步实现。城市面貌不断改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文化品位稳步提升,人居环境全面优化。

五是扎实推进财政改革,着力提升管理水平。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调整完善了对郑州新区和航空港区的财政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对县(市)区财政管理的综合考评办法。财政管理改革不断完善。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将公务卡纳入直接支付方式,要求直接支付比例在65%以上,加大直接支付力度。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严格预算执行时间节点,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调整预算数的97.43%,为历史最高水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增长,加大民生投入力度,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大力推进政府采购改革,开展电子化采购模式,全年完成政府采购支出69.7亿元,节约资金8.6亿元。加强财政投资评审力度,提高评审质量,全年完成投资评审项目812个,节约资金5亿元。财政监督检查成效明显,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小金库等重点检查,开展了十大实事等重点资金专项检查,强化了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大投资项目的财政监督。

从决算结果看,2010年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当前财政运行和预算管理中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预算编制仍不够细化,预算支出进度仍不够均衡,部分专项支出进度偏慢;支出结构尚需优化,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还需加大;财政监督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仍需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债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有待建立健全。市审计局对2010年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对此,市政府已要求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切实按照市人大有关决定决议和审计意见,查找原因,整改到位。市财政已经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整改,进一步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监督检查,不断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二、201116月份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收入征管,加快支出进度,确保重点支出,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预算执行进展顺利。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14586万元,为预算的58.98%,增长32.31%,增收638514万元,较全省平均增速高出4.77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113065万元,为预算的58.61%,增长33.34%,增收528369万元,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80.82%,财政收入质量全省排名第二。

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27204万元,为预算的50.79%,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增长38.79%,增支622521万元,增速全省最高,较全省平均增速高出13.59个百分点。

(二)市级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54492万元,为预算的59.38%,增长29.46%,增收262689万元。其中:税收收入完成900872万元,为预算的59.73%,增长34.87%,增收232923万元。

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30524万元,为预算的48.05%,增长46.72%,增支264479万元。

(三)上半年财政预算运行特点

一是全市经济形势持续向好,推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产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315.1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98亿元,增长26.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075.3亿元,增长19.4%。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42.2亿元,增长3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1.5亿元,增长32.3%

二是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结构不断优化。上半年,全市税收收入完成211.3亿元,增长33.3%,税收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0.8%,比2009年和2010年同期分别提高了4.90.6个百分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工商税收完成186.7亿元,增长28.9%,增收42.9亿元。其中,工业税收增收7.8亿元,占工商税收增收额的18.1%,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金融业税收增收6.8亿元,占工商税收增收额的15.8%,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而房地产行业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行业税收增幅不断下滑,实现增收9.3亿元,占工商税收增收额的21.6%,比上年同期下降29.2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相比,各行业对全市工商税收增收额的贡献,趋于均衡。

三是一般预算支出增幅较高,民生项目得到较好保障。上半年,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22.7亿元,增长38.8%,增幅比2009年和2010年同期分别提高了24.118.4个百分点。支出管理更加科学,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教育支出30亿元,增长1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6亿元,增长21.6%;医疗卫生支出14.4亿元,增长22.3%;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8.7亿元,增长78.6%;农林水事务支出12.4亿元,增长56.2%;住房保障支出5.3亿元,增长57.8%。以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项支出增支额占全市一般预算支出增支额的50%以上,有力保障了民生项目建设资金需求,推动了省、市为民办理十大实事顺利进行。

(四)上半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是发挥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积极整合各类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快总部经济发展,支持做好产业集聚区发展、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充分利用综合治税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税源监控,打击各种偷漏税款行为。进一步完善税源经济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信息在税收征管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是加快支出进度,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落实部门预算支出主体责任制度,加快专款支出进度。调整支出结构,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努力控制三公经费。积极支持畅通郑州建设,加大保障性住房投资力度,加快推进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宜居职教城建设,用真金白银改善民生,推进各项民生实事落实做好。

四是拓宽融资渠道,全力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做实做强政府融资平台,加快注入资产、土地和特许经营权等,建立健全信贷资金管理机制,发挥其融资、建设的作用;主动加强与省融资平台和大企业的沟通,探索银行委托贷款模式;积极与中央企业沟通谈判,寻找长期的合作伙伴,推进BTBOT融资方式;继续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灵活运用股权投资、信托理财等方式融资,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还本付息,维护政府信誉;大力推进新建项目与周边土地捆绑,加快收购储备,推动以地筹资。

五是强化内部监督,提升财政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部门预算公开,将市人大审议通过的市级财政总预算向社会公布,更加完整地反映市级财政收支总体情况。明确市直预算单位为本部门预算公开的主体,指导督促市直39家预算单位全部在各单位门户网站上公布部门预算。主动接受监督检查,积极配合财政部宁夏专员办、审计署农业司、审计署驻郑特派办、市审计局等部门的审计监督。

总体上看,当前全市经济和财政发展态势较好,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受经济结构制约,全市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与周边省会城市和全省各省辖市相比位次靠后。财政收入减收因素增多,财政工作面临诸多压力。一是部分行业税收形势不容乐观。国家宏观调控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仍将持续,限制高能耗行业措施对我市煤炭、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生产形成制约,趋紧的货币政策也会影响到金融保险业和建筑行业。上述各项政策措施实施将对行业税收产生较大影响,综合各种因素,预计下半年财政收入增幅比上半年有所回落。二是城建融资压力进一步加大。为抑制通货膨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国务院对融资平台公司进行清理规范,央行调整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连续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收缩银根措施频现。2011年新开工城建项目基本上通过BT模式落实了资金,但满足还本付息和续建项目的资金需求压力较大。三是财政增支因素较多。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和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等政策,财政支出需求增加,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下半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决议,紧紧围绕郑州都市区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努力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一是不断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资金整合,创新投入机制,继续推进大招商活动,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二是继续加强收入征管。完善税源经济体系建设,健全财政运行分析机制,严格依法征税,提高收入质量,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努力做到应收尽收,及时足额将经济发展成果反映到财政收入上来。三是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规范三公经费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将有限资金集中用于法定支出和民生支出。四是进一步加强预算执行。严格控制预算追加,推进预算信息公开,增强财政预算约束力。五是强化财政资金管理。控制债务规模,严防债务风险,完善偿债机制。严格财政监督检查,积极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努力打造阳光财政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