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市财政局网站!
增强城市承载力 让郑州更有品质更显气质
来源:郑州日报   时间:2024-02-06 11:25

人因城市而成长,城市因人而繁荣。爱上一座城市的理由千差万别,但每个理由背后,都隐藏着这座城市发展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闪耀着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兼容并蓄的精神,展现的是一座城市的承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尊重规律精细治理,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变。坚定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城市发展路子,推动城市品质新跃升,着力打造充满活力、有人文魅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国家中心城市。

如何内外兼修提升城市品质,参加市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议,要进一步优化城市规划建设,深化城市更新行动,提高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人人向往的现代化大都市。

加快城市更新 让郑州更宜居宜业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建设布局与有机更新,能凝聚起城市扩容提质的强大动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到下班,每到周末,每到节假日,郑州“磨街”就迎来了人潮汹涌的时刻。磨街原是郑州三磨研究所南院,成立于1958年,是我国磨料磨具行业的综合性研究开发机构,如今,“磨街”以年轻人为中心,打造社交、消费、娱乐融为一体的“年轻力”24小时发生地,成了年轻人必打卡的网红地标。

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做好城市更新千头万绪,需要公共财政和社会资本的共同参与。

市人大代表蔡妍建议,要切实做好城市更新项目方案策划及资源整合,就要大力推进民营企业作为实施主体参与,盘活存量土地资产、促进土地提质增效,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入库项目的开工建设,提升城市更新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落地效率。

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可有效缓解“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城市病。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多地积极提速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在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下综合管廊,优化了城市里子,撑起了城市面子,但是并未出台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收费标准。”市人大代表查颖建议,有关部门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的文件,尽快出台郑州地下综合管廊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为地下综合管廊在郑州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发展韧性等方面发挥更好作用。

关于提升郑州城市承载力,还有许多“金点子”“好声音”。

市人大代表王志建议,深化“数源、数聚、数用”建设。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统筹建设城域物联感知平台,强化数智化城市治理。以数字化先行区县为抓手,推进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相融合,建强工业互联网,推动新型工业化,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形成新质生产力。

市人大代表丁和平建议,积极开展数智化坚强电网实施路径、技术路线、政策机制等重大问题研究,建设坚强主干网、智慧配电网、柔性微电网、全域信息网协调发展的电网新格局,优化调整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组织模式、管控方式、运行机制和业务流程,更好支撑郑州绿色低碳转型。

“推进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承载,污水排放增量要超前谋划。”市人大代表梁伟刚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突出主业、聚焦主业、做强主业,积极发展新业态、开辟新赛道,构建资源化利用产业链,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全国生态环保行业典范,推进产业发展由水污染防治向水生态文明建设升级。

发展文旅郑州

展现大美中原图卷

我们将目光移向市中心管城区,在刚过去的元旦跨年夜,无数人有幸目睹了苏轼和李商隐两大巨星的“相遇”。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李商隐徐步登上夕阳楼。

优雅的古琴响起,苏轼也登台吟诵“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归人犹自念庭闱,今我何以慰寂寞。登高回首坡垅隔,惟见乌帽出复没……”

光与影重现了唐宋八大名楼之一的夕阳楼,两个伟大的诗人穿越时空风云际会。

郑州文旅资源丰富,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6000年的大河村文化、5000年的黄帝史诗、3600年的商城文明等遗址遗迹,见证了文明的起源和兴起;峻极于天的嵩山、长河落日的黄河、漫山红叶的长寿山等自然景观,星光点缀在郑州大地;列子、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名人辈出,灿烂了历史的星河。

近年来,随着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保护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顺利推进,全市文旅资源优势得到进一步放大,也让城市品质得到提升,让城市更宜居、居民更幸福。

去年,随着旅游市场的快速恢复,郑州全域旅游的“引流”能力不断爆发式增长,也从正面印证了城市承载力的增长。市人大代表王伟峰表示,伏羲山风景区坚持“全域化”推进,将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相融合,把文旅资源转化为文旅经济,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创新推动“旅游+”模式,融合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等元素,促进森林康养、山地旅游、民宿度假等新业态稳步发展。

“当前,场景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以消费者为中心,通过提供具有特色的场景体验,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市政协委员杨梅建议,要深入挖掘郑州市的历史、文化、自然等特色资源,为发展场景经济提供有力支撑;要创新场景设计,打造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场景,提高游客的体验质量;要加强文化创意、信息技术、餐饮服务等产业的协作,提升整体竞争力;要强化品牌的推广和传播,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城乡融合发展对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提升城市承载力离不开现代都市与大美乡村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共同繁荣。市人大代表孙少奎建议,以改善乡村风貌为抓手,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因村制宜、因村施策,立足自然禀赋、民俗特点,持续推进和美乡村“精品村”和“示范村”建设,与全市旅游景点有机衔接、串珠成线,着力打造生态美丽大花园。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发展便利度、人才幸福感

郑州市政务服务大厅内,前来办理不动产业务的市民杨敏在取号机前通过刷脸就轻松取号。

“提前预约,刷脸取号,扫码看排队进度,还不用带身份证。”这是郑州市政务服务大厅探索数字技术赋能政务服务、方便群众办事的一个日常场景。

依托“四端协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如今,市民购买商品房缴纳契税,“掌上”即可实现,在线“一站式”领取契税补贴;新生儿上户口、办理医保、社保卡无须跑3个部门的办事窗口,“郑好办”APP就能“零材料”“刷脸办”;涉企财政补贴政策“免申即享”……一件件细微的事情,展示着郑州便捷办事流程、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巩固提升“15分钟便民服务圈”成效,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增“一件事”30项、“免证可办”事项100个、“跨省通办”事项100个,实现“都市圈通办”高频事项20个,“同城通办”事项200个。

市政协委员郭伟认为,应该用好“加减乘除法” 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解难题、办实事,提升企业获得感。在政策落实上做“加法”,让企业轻装上阵;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让企业更加便利;在优化服务上做“乘法”,让企业茁壮成长;在急难愁盼上做“除法”,让企业更有保障。

市政协委员姚志伟建议,重点实施经营主体营商环境提优工程,探索“一照一码”、“一业一证”、集群注册等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经营主体提质增效。

人是城市的本源和中心,以人为中心,才是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对吸引“年轻力”有着清晰地描述——落实“郑聚英才计划”,持续推进青年创新创业行动,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标杆城市,塑造“青春之城、活力之都”城市形象。

市政协委员许新革建议,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郑州青春之城顶层设计战略规划,并纳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局。打造青年创新创业场景,让青年人才在郑州更有作为。把青年人才吸引过来,让青年人才来得了、留得住,提升青年人才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