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荆门市财政局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从“五个聚焦”入手,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统筹安排资金,全力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一、聚焦“融资难”,全力加大资金支持
融资难是困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难题,而疫情突然导致中小微企业现金流更加紧张,企业生产经营难度加大。荆门市财政积极兑现财政金融政策,加强资金引导,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资金困难,全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截至目前,全市共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发放贷款2646笔13.28亿元;为60家企业提供担保1.85亿元;为可享受专项优惠贷款政策的重点防疫企业争取专项优惠贷款10.9亿元;发放农信贷贷款0.7亿元;办理企业到期贷款续贷26亿元,展期20.05亿元,暂缓还款5亿元。
二、聚焦“降成本”,全力帮助企业减负
荆门市财政认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力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负。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上,截至目前,全市办理疫情防控企业设备购置所得税、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等税收优惠政策减免共计2.1亿元。在落实各类费用优惠上,全市共发放稳岗补贴资金5001万元;为企业降低担保费281万元;为中小微企业降低利息支出12800万元;落实参保企业社保费退(免)76300万元;企业基本医疗保险阶段性减半征收9416万元;企业公积金减收、缓缴2732万元;水电气降成本4705万元;市级收费公路免通行费及货运企业承包费减免1890万元;国有资产租金减免7372万元;工业企业土地出让金及相关费用优惠6269万元。
三、聚焦“高质量”,全力促进企业转型
疫情影响到逼中小微企业以变应变,加快转型升级。荆门市财政积极鼓励企业加快科技攻关,推动实施技术改造,增强企业抗风险、生存和发展能力。在政策“降门槛”上,荆门市将企业兼并重组奖励专项申报门槛由并购金额2000万元以上下调为500万元以上,将技改项目贷款贴息和设备购置补助申报门槛由固定投资1000万元以上下调为50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全市对新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奖励及技改项目“降门槛”补助90.5万元;对在主板上市、新三板挂牌的奖励266.5万元。
四、聚焦“促消费”,全力助推市场复苏
促消费、扩内需,激活消费市场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荆门市财政联合工会、人社、商务等部门制定促进消费措施,明确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按照标准,将全年可发放的节日慰问费和活动经费,以消费券形式一次性发放。同时,市财政投入500万元,支持设立投入总额为1100万元的“荆门消费券”,用于促进消费、惠及民生,助推市场全面复苏。
五、聚焦“强服务”,全力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中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疫情之后,营商环境更为重要。荆门市启动机关干部“进企业、解困难、促发展”活动后,荆门市财政局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对包联的19家企业逐一落实1名县级干部和1名联络员组成“1+1”包联专班,迅速对接企业,认真倾听企业呼声,摸清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及困难问题。自活动开展以来,共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销售等问题10余件。在惠企政策兑现上,进一步简化程序,对认定类项目兑现做到“企业不申报、资金及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