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郑州市财政局网站!
PPP助力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
来源:本站   时间:2018-11-13 16:59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回落较多,一些领域和项目存在较大投资缺口,亟须聚焦基础设施领域突出短板,保持有效投资力度,形成供需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PPP研究中心主任孟春表示:“《意见》鼓励依法合规采用PPP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这是鼓励PPP规范发展的又一重要文件,是PPP规范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利好,PPP在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方面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基础建设领域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是“稳投资”的有力抓手。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8月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加快发行,PPP项目库不断充实,资金来源状况正在改善。近日,川藏铁路建设的全面启动和沪苏湖高铁的获批,在基建投资领域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意见》指出,要聚焦脱贫攻坚、铁路公路、公路水运、机场、水利、能源、农业农村、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重点领域短板,加快推进已纳入规划的重大项目,并提出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和开工建设等十个方面的配套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经济稳中向好态势、促进就业和提升国家长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贯彻落实,强化分类指导,层层压实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及时落地生效。

  《意见》明确,规范有序推进PPP项目。鼓励地方依法合规采用PPP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对经核查符合规定的PPP项目加大推进力度,严格兑现合法合规的政策承诺,尽快落实建设条件;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PPP项目发行债券、规范开展资产证券化;加强PPP项目可行性论证,合理确定项目主要内容和投资规模;规范PPP操作,构建合理、清晰的权责利关系,发挥社会资本管理、运营优势,提高项目实施效率;规范有序盘活存量资产,鼓励采取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将回收资金用于在建项目和补短板重大项目建设。

  财政部、发改委PPP双库专家,大岳咨询公司总经理金永祥表示,鼓励民间资本通过PPP模式积极参与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建设及运营,可以说抓住了当前投资领域的主要矛盾,契合当前中央关于补短板、稳增长的工作要求,有利于稳定基础建设投资规模,有利于稳增长,也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近期,中央连续释放明确信号,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继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保持民间投资回稳向好势头,国家有关部委将在交通能源、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集中向民间资本推介了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前期工作具备一定基础、投资回报机制明确的项目,共1222个,总投资超过2.5万亿元。同时,要求各地要用好PPP模式,重点选择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决策科学合理、回报机制清晰明确、合同规范、使用者付费为主的项目,健全价格、收费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PPP项目。

  财政部PPP专家、龙元建设集团副总裁颜立群说,《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国家层面开始实质性地推进基建补短板,各种措施针对性强,责任到位,希望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建设方等各类参与方的信心,更希望各类金融机构能切实落实这些政策,对基建补短板给予更实质性的资金支持。

  他认为,中国的基建还远没有到过剩的阶段,只是在区域、领域间可能存在着不平衡,生态治理、社会民生、农业农村等领域的基建短板不但不能停、不能缓,反而应该尽快做,因为早做百姓早受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